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蛻變中的鹽田仔 林凱欣


更多圖片

鹽田仔是西貢一個小島,島上有一條客家村,村內全是陳姓的客家居民。陳氏家族於十五世紀從北方移居廣東五華,至十八世紀移往深圳觀瀾,後又搬到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族中一支再移居西貢鹽田仔,在島上開闢了六畝鹽田,以產鹽及捕漁為生。鹽田仔原名鹽田梓,「梓」是鄉里,有不忘故鄉的意思。與其它傳統鄉村不同,鹽田仔村民篤信天主教,村內並沒有祠堂廟宇,只有一所教堂──聖若瑟小堂。聖若瑟小堂是本港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二零零四年小堂重修竣工,並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優良獎」。今年五月初巧遇上文物保護獎頒獎禮的資料,遂乘著這次機會走訪鹽田仔,目的不獨為一睹這古教堂風采,更重要的是藉此到島上「探路」,尋找一眾服務隊員在這純樸小島上的足跡。

五月七日天氣特晴,早上八時許西貢碼頭已熙來攘往,幸好人們多是等船打高爾夫或潛水去的,鹽田仔渡頭只站著幾個童軍,還有幾位公公婆婆。靠著欄邊遠看從鹽田仔方向馳來的小船,滿眼期待,旁邊的伯伯忽問︰「你是第一次去鹽田仔嗎?」,還未及回答,伯伯續道︰「島上無人住了,我們每年五月都回鹽田仔一趟,到聖堂參加彌撒,一年一次,好不熱鬧呢! 歡迎歡迎……。」船到了,隨著幾位村民登上船去。

不知道四十年前從碼頭到鹽田仔要多久? 坐著小艇,看著周邊美麗的小島,偶還能見到零星的小漁船,(圖一) 隨波蕩著,不消二十分鐘便到了目的地。長長的碼頭與蒲台島一樣,是九十年代新建的,鹽田仔新碼頭於二零零一年啟用。(圖二) 碼頭附近已集了近百人,有銀樂隊、救傷隊、教區工作人員和村民等,(圖三)他們各忙各的,都在準備在兩小時後歡迎主禮嘉賓的來臨。熱鬧的氣氛倒沒有蓋過鹽田仔純樸的面貌,按著路牌所示,從碼頭轉上鹽田仔村。村子偏遠的地理位置,使其幸免於現代城市化的發展,守在碼頭旁富有傳統建築特色的破舊客家村屋,以及村口的百年老樟樹,(圖四) 為村子添上幾分古樸的氣息。經過數間荒廢了的村屋,便到了澄波學校。澄波學校是昔日服務鹽田仔村民及西貢區外圍小島漁民的教育中心,亦是服務隊舉辦工作營的營地。(圖五)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的成立,建基於一九六三年學生們對社會貧苦大眾的關懷與同情心,為被迫遷往西貢坳七號墳場舊址山坡上的寮屋居民,建築一條千呎的山路,使舉步維艱的居民得以舒解生活上的困難。服務隊自一九六三年底成立以後,開始以工作營的形式為本港鄉郊的村民服務,所辦的第一個暑期工作營,就是一九六四年七月在鹽田仔建築的一條四百多呎的三合土路,亦是隊員自西貢坳後合力所築的第一條路。其後,服務隊於一九六七年再訪鹽田仔,為當地村民修補連接滘西洲四百多呎的石堤,整個工作營共有約一百四十多人參加。

時移世易,學校現已改為鹽田仔展覽室,室內除了一塊又長又大的舊黑板和排列整齊的書桌,(圖六) 還陳列着村民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圖七) 學校旁小屋的空地,幾個老村民正在散步,互訴昔日的生活的點滴,很是有趣,遂上前詢問服務隊的事情。陳月英婆婆十分友善,(圖九) 她還依稀記起有一班學生到鹽田仔幫助村的工作,我登時精神一抖,再請教服務隊所築的路在那裡,婆婆邊指邊說,是眼前鹽田過了小山坡後的田地。心裡疑惑,眼前只見一遍荒野雜草,(圖十) 說罷,便決定沿島一探。

離開澄波學校向前走,經過一排排空置的村屋,(圖十一) 走到了全村唯一的水井。(圖十二) 水井附近叢林茂密,寧靜而略帶幽深,更深處便是該村的墳地。鹽田仔村長期依靠這口井生活,生活艱難,後得嘉道理捐贈一切水泥、水管,村民集合起來,由滘西洲深環水池,鋪設水管到村裏,方解決用水問題。一九六七年服務隊工作營與鹽田仔食水供不無關係,據一九六七年年刊所載,當時鹽田仔連接滘西洲的石堤受海浪侵蝕,致橋面部分下陷,兩旁爆裂,若石堤崩塌,石堤上由滘西洲至鹽田仔的輸水管亦會折斷,影響當地食水供應,故工程的目的,就是以石屎和水泥修補堤面,防止海浪進一步侵蝕石堤。當時在六七年五月的九龍暴動事件後,市區仍有零星的炸彈事件,然而,事件沒有無礙工作營進行,隊員在約十天的工作營,完成修補了四百多呎的石堤。

( 圖十三)

往滘西方向的小山坡上,開遍嬌紅的桃金娘(圖十四)和雪白的玉葉金花(圖十五),還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山崗左邊是大型高爾夫球場,(圖十六) 後面是村民的聖地墳場(圖十七)和紅蓋粉色的聖若瑟小堂,(圖十八) 穿過露綺紗渡假營(按︰昔日工作營宿處,現已關閉),(圖十九二十) 前方便是鹽田仔連接滘西洲的石堤(又稱「玉帶橋」)。石堤新而堅固,(圖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後查區議會資料得知,原來石堤已在一九九八年重修,故現在只能從服務隊的舊照片中了解到當年修堤的情況了。

循山徑繞島走了一趟,獨找不到一九六四年隊員所建的小路。典禮快要開始了,人們從四方八面走向教堂,我也隨眾回村去。陳日君樞機帶領嘉賓眾人,在銀樂聲中步入典雅亮麗的聖若瑟小堂。(圖二十四) 小堂早已擠滿人,參加者卻無懼烈日,在小堂附近的地方散座。整個儀式近約兩小時多,我站在小堂邊,聽著村民用客家話唱聖詩,到學校看圖片展,又嘗試了解特地從島外或國外回來參加活動的村民。場內有一位白髮滿頭、身型瘦削的村民穿插在人群間打點 事宜(按︰後悉這位陳先生是一熱心的老村委),從他處取得一些鹽田仔的資料,然而,對於服務隊,他記起的只有大學生來當義工修堤,小路詳情可沒印象。

頒獎禮曲終人散,站在澄波學校外的石欄上,眼前盡是綠油油的叢林與荒田,一條沒有被時代洗禮的小村莊。(圖二十五) 念著服務隊一九六四年所建的路,再進鹽田找一遍。

鹽田荒廢己久,四處積水又滿佈叢林,田間的木板通道破爛難走,(圖二十六) 水邊偶爾更傳來動物穿插的聲音,初時還被怪聲嚇一跳,追上方知是肥大可愛的彈塗魚兒。(圖二十七) 幸而田間尚有一羊腸小徑,(圖二十八) 遂順著小徑向前走,但盡頭已是海堤。遠處叢林荒野,不見有其他出路,只好沿著小路回去。

灰白的三合土小路,窄小而修長,彎角和接和位都似由木板下模而成的 (圖二十九三十) 看着總有點熟稔的感覺。心中振奮,聚精會神在小路踱步,希望能找到隊的標誌,以確認這就是服務隊所建的路。烈焰下鹽田上的路被曬得發白,走了多遍,仍沒頭緒,心裡不由得急起來。船還有二十分鐘便要開了,最後的幾位記者和村民都開始往碼頭走去。站在鹽田與村子的交界處,(圖三十一) 猶豫著,有點失望,還是決定在離開前再仔細找一遍。還未起步,這趟回頭卻給頓著了。

鹽田小路的開端有一大裂縫,裂縫的那塊三合土段上鋪有一個三角隊徽,


(圖三十二) 旁邊刻著「1964」。(圖三十三三十四)

鹽田仔擁有一條歷史悠久的客家村落,一座標誌著天主教在香港傳教及發展的老教堂,還有一片幽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隨著時代轉變,鹽田曾在三十年代改作耕地,六十年代改作魚塘,隨後村民往漸離島謀生或移民往英國等地,至九十年代整條村差不多已空置,最後一位居民亦於數年前搬離。村民雖已離開,然而,每年五月,陳姓家族仍會回到鹽田仔聖若瑟小堂聚會。今天荒廢的村子卻沒有敗落的景象,取而代之,是新修的教堂、新建碼頭和新補的石堤,一股煥然一新的氣息和一派靜待重生的新氣象。

現在天主教會定期往鹽田仔的教堂作彌撒,並定期舉辦「主愛鹽田仔探索遊」,坊間團體亦設有同類生態旅遊項目。除此之外,政府亦有意利用鹽田仔傳統客家族群和西方天主教文化結合的鄉土特色,發展為文化及生態旅遊點;村委會更與發展商簽了十五年發展計劃,發展商計劃將該島的村屋重修,屆時約有五十間村屋和村路會被修葺或整理,作渡假及環保教育用途。

四十年來隨著鹽田仔的起落,村民老去,服務隊所築的路和石堤已漸被遺忘。昨日小路曾為村民帶來工作及生活上的方便,今日小路默默地為往鹽田考察生態文化的遊人引路,明日小路在新發展藍圖中的命運又將會如何? (圖三十五)

參考書刊︰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1964年及1967年年刊
夏其龍︰《香港傳教歷史之旅──碗窰、汀角、鹽田仔》,香港︰天主教香港教區福傳年專責小組,2005年5月8日。
《暫別是懷念的開發 1953-2006》,陳桂生先生紀念特刊,2006年4月。 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鹽田梓2005年村刊》,香港︰鹽田梓村村務委員會,2005年5月8日。
Conservation of St.Joseph’s Chapel: A Catalyst Project for Enhancement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t Yim Tin Tsai, Hong Kong SAR, China, 香港︰西貢聖心堂之鹽田梓大聖若瑟小堂未來發展委員會,2006年4月16日。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