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本頁 | 有關服務隊 | 四十週年 | 隊友動態 | 網站地圖
昔日文章 | 最新文章 | 環境生態 | 社會時事 | 特刊 | 網站介绍 | 興趣切磋 | 生活素質 | 文化探索

 


看美麗的秋色

楊鍾基

長年住在香港,似乎只有夏天和冬天。看到四季分明的景色,是留學日本京都的日子,驀然回首,己是三十四年前的事了。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因為有復活節的長假,所以不乏尋春探春、賞梅賞櫻的機會;獨是秋林盡染之際,卻是課業最忙的時刻,除了1979年因為休假得以飽餐新英格蘭的秋色,多少年來,都與東方的秋天無緣。

期待已久的退休日子終於來臨,在享受人生秋收的時節,得以再踐秋林舊約。兩年來探訪了五個地方的秋景,重拾拍攝照片的興趣,試把秋色收入鏡頭中的畫圖。

零四年十月中旬再訪九寨溝。較之三年前的三月,九寨黄龍換上秋裝,青金輝映(圖01),眾彩雜陳,傾瀉而出(圖02、03)。無論是路旁亭亭而立的丹楓(圖04)、遠在高崖或葦岸坡間不知名的小樹(圖05、06),以至雜樹叢中零亂無章的彩色(圖07),所表現的,都是一種漫爛肆縱、無所矯飾的美。九寨黃龍的神髓固然在水,(圖08)和(圖09)或僅能擬其妙境於萬一。

緊接九寨的行程,還有號稱「峨眉天下秀」和「青城天下幽」的兩個名山。一路上對這兩山的秋色懷着無限憧憬,可惜可惜,匆匆而過的半天,峨眉山雲遮霧掩,淒風冷雨之中,捨身岩、金頂殿等等引人嚮往的名字,都成反諷。青城山之遊,抵達時己近黄昏,訪尋張大千的寓居之所,遠攝留影,已是朦朧莫辨,遑論描摹山景了。回家後細檢上山途中胡亂拍下來的照片,卻意外地發現聊可以見青城幽深之美的一幅(圖10),算是此遊的收穫。

零五年夏天遊北疆,留下既艱苦而又美麗的印象。導遊說南疆之秋,遍野金黄,視北疆美景,尤有過之。既已聞之,姑妄信之,乃在十月上旬再有南疆訪秋之行。訪梅、訪櫻、訪楓,我都有過因為太早太遲落得愁對綠葉空枝的經驗,今次當然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果然果然,就在我可以想像胡楊林變成一片金黃將是如何美麗的地方,只見枝頭尚未全黄,憧憬都成空願。等到走完穿越沙海的長路,卻勉強得回(圖11)所見的補償。而在大漠之中拍到的衰草異色(圖12、13),也可以算是南疆之秋的贈品了。

十月下旬,因為觀看周士心老師的展覧,特意去了北京。從機場進市區,已從的士司機口中知道香山紅葉正合時節。儘管久賞美西秋色而又熟悉北京的老友再三警告無甚足觀,我們還是覺得,既在北京,適逢秋季,決無不朝香山之理,也就把她不情不願地拉上作陪。一路上塞車且不用說,寬闊的登山石路滿是人,登山吊車上當然坐滿人,可是山勢平平不足奇,零零碎碎半紅半黃的雜葉無可賞(圖14)。上到山頂,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人,中間幾棵不紅不黃的雜樹(圖15),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無可奈何之至。

零五年秋天的大計,是好好觀賞京都的紅葉,可是雜事纏身,一再改變計劃,到了不能再延的十一月下旬,只好一人上路。幸而買到機票,京都的旅館卻全滿了,退而思次訂到距離京都一小時車程的大阪,也就重温三十多年前住在京都卻到大阪上日語課的經驗了。

楓林美景,變化萬千,京都被公認為冠於全日本。京都紅葉名所,數以十計。在短短的三天半,我的策略是集中在三幾個地方。論場景的開闊,首推東福寺。双橋遙望,中間的楓樹滿坑滿谷,(圖16、17、18)所見,可說是極熣燦華麗之能事。第二個選擇的地點是南禪寺。南禪寺是佔地頗廣的大山門,其間數十院落各擅其勝。中堂的庭園在造園史上馳名,但卻不以紅葉稱尊,不過在後山還是有一幅極佳的借景(圖19)。不容錯過的是「天授庵」。此庵佔地不廣,但卻遍植楓樹(圖20)。主庭和側庭並不太特別,倒是有棵五彩繽紛的小樹(圖21)可堪賞玩。我最喜歡的是後庭的小池(圖22)。綠竹環抱的一池活水,陰晴動靜,變化萬千,成為整個庭園靈氣所鍾之處。從不同的角度,有時看到綠意盈幅(圖23、24),有時則是丹黄交映、上下爭輝(圖25)。水澄如鏡,固然是枝葉游魚清晰可辨(圖26);而吹縐一池秋水(圖27),又見波影搖紅(圖28、29),幻成浮光泛彩(圖30)。至於池邊徑側,看似隨意點綴實則細緻栽培的名種楓樹,在順逆變化的陽光中,展現各有品格的丰姿(圖31、32、33、34)。(圖35)或可體會王維名句「返景入深林」的禪意,而(圖36)的青苔紅葉,也或可作為「秋之明潔」的印證。

京都之行的三天半,三訪嵐山。除了因為對這京都人視為最美的山丘確是情有獨鍾,也因為第一天去時,嵐山仍未染彩,陽光也不配合,也就再訪三訪,連上機前的早上,仍希冀萬一。結果,嵐山雖然並未展示三十多年前所見的「最佳狀態」,但總算是聊以稱可。嵐山的地標是橫跨大偃川的渡月橋(圖37)。橋名渡月,據說此橋微曲的弧線,與月升月落的軌跡,是人工與天工的最佳配合。圖中從橋底仰觀所見,部分楓樹已由翠綠轉為金紅交擁的彩色,接近王摩詰「夕陽彩翠忽成嵐」的詩境。(圖38)換成俯瞰的角度,可見嵐峽縱深曲折之美。(圖39)則是溯流從之,近看岩壁秋色。嵐峽的水,來自上游水勢暢盛的保津川,觀賞嵐山其中一條動感路線,是先坐婉延而上的觀光火車,遠觀山光水色,然後轉乘從保津川衝濤而下人手操作的木船,享受輕舟迅轉百重山的驚險;到了圖中所見的下游河段,由於水閘蓄流,波平如鏡,則又可容梢公擺渡,或讓遊人自漾輕舟。嵐山不高,嵐峽不深,卻正應了「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嵐山之美,在於歷代栽植的不同樹種。這些老樹,秀出林表,參差錯落,四季分明,各呈異彩,還有朝霞晚霧,雲氣氳氤,也就構成了使人留連忘歸的美景了。

雖然是三訪嵐山,但是由於掌握了紅葉遲來的消息,所以許多要付費的名園都過門不入,只進了三個地方。遊覧資料說常寂光寺的紅葉已有可觀,進去拍到(圖40),算是沒有太大的失望。此寺最美的景色是滿坡滿路的落葉,當然不會在金紅正盛的時候看到。第二個希望更為渺茫而又忍不住破費入園的,是僻處嵯峨野幽深之處的祇王寺。那是一個小小的苔庭,落葉蒼苔構成淒美迷離的圖畫,加上末代王孫的庵主身世,流連其間,彷彿聽到「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的低吟。可惜眼前所見,枝頭紅影疏落,庭階滿是遊客,倒是出了庭園,轉到一條荒僻的小徑,才差堪回味那多年前的印象。

嵐山獵影,頗有意外之喜,因為誤打誤撞發現一個多年前忽略了的小庭園,在門外已看到高大的出牆紅樹(圖41),趕忙購票內進。此地名為寶嚴院,院內號稱「獅子吼」的庭園倒沒有太特別的設計,可是楓樹保養得好。說來可能難以入信,簽署國際環保協議的京都,已經不容易找到葉子全部完好的楓樹,而我在此拍到了又大又完整的一幅(圖42),還有在陽光的配合下拍到(圖43)敝帚自珍的得意之作。

京都歸來的成績展覧,引起了美慶旅遊日本的興緻,隨意報了個九州團,便在12月14日起行。此日距離從京都回來足足三個星期,心知紅葉季節已過,沒有期望能在九州看到,可是導遊在車上說,今年天氣反常,指點遠山,還見疏落的紅影。說着說着,車中的團友嘩然大叫:「下雪了!下雪了!」導遊嘖嘖稱奇,說他在九州住了二十年,還沒有看過積雪與紅葉並存。拍了(圖44)的紅白並置,算是立以存照,總想九州既非以紅葉著稱,而且時屆季末,應不會拍出足與京都比美的佳作。誰知世事真難預料,走馬看花的行程,到了觀梅名所太宰府,下了一場驟雪,讓我拍到了沾雪初晞的彩色(圖45、46)。我們對旅行團標榜的遊樂場向來缺乏興趣,卻意外地在模倣荷蘭景物的豪斯登堡樂園發現了洋楓(圖47、48),又在長崎的和平公園拍到在寒風蕭瑟中將殘的楓葉(圖49、50)。這些都竟是在京都無緣看到的秋色。

回顧在日本兩度賞楓最大的收成,其實不在膾炙人口的名園,而在山邊野外、籬角簷前,只要入目會心,加上陽光的配合和角度的取捨,在光圈快門的大包圍下,亂石投林,必有一得。例如(圖52)是截取廢池荒沼的片幅,(圖53)是在名園背後山坡上的發現,(圖54)也是在名園檻外不可多得的五彩老樹奇觀。又例如(圖55、56)可見不同的顏色,(圖57、58、59、60)可見不同的姿態,不無可觀。至於(圖61、62、63、64、65),則不妨視為對焦時忘記戴上眼鏡的塗鴉之作。

在本文結束之際,回顧秋色的大題目,實在仍有極大的疏漏。相對於秋色照片中的金楓、丹楓、醉楓、彩楓,不宜忽略的是青楓的神韻(圖66);而真正足與眾彩紛呈的楓樹平分秋色,當然是秀出晴空、灑金遍地的銀杏,僅獻二圖(圖67、68),以示無遺。最後,倘若要選秋色的正色,也許還得細賞辛棄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的詞句,還有李賀的「寥落野湟秋漫白」,(圖69)或可得其彷彿。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圖28.JPG

圖29

圖30

圖31

圖32

圖33

圖34

圖35

圖36

圖37

圖38

圖39

圖40

圖41

圖42

圖43

圖44

圖45

圖46

圖47

圖48

圖49

圖50

圖51

圖52

圖53

圖54

圖55

圖56

圖57

圖58

圖59

圖60

圖61

圖62

圖63

圖64

圖65

圖66

圖67

圖68

圖69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發表意見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