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Hong Ko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ervice Team
   

 


俄羅斯西伯利亞遊蹤 (2) 返回目錄

第十至十六天

10 - 6月9日 星期二 烏蘭烏德----伊爾庫斯克

今天連接昨天,天氣晴朗,預測午間氣温高達28度C,大家要適應温度變化,轉換衣服。今午要離開烏蘭烏德,前往下站伊爾庫斯克。先前往參觀一座教堂,名為指引你路大教堂。該堂白牆藍頂,加上金色洋葱頭,在早晨陽光照耀下,發出閃閃金光,顯得神聖莊嚴。教堂內前方有聖壁,上繪有聖像,中央有華麗吊燈,由屋頂垂下,地板上竟鋪着一層新割下來的青草,未知是何意義。教堂對面有幾個少年學生在寫生,我們都把他們攝入鏡頭。

乘車經過一個叫愛山的高崗,上有商場、餐廳及瞭望臺,可俯瞰全市風景。市區大致分為左右兩部份,中央被河流及林地分隔。瞭望臺的欄杆上扣着不少鎖,各式各樣都有,其中最奪目的是一個紅色心形的,相信都是情人們在此山盟海誓後所留下的見証。

回到市區,我們到一大型超市參觀和購物。該超市有兩層,地下為濕貨,堆滿水果、蔬菜、各種肉類、香腸、芝士,千奇百怪,有些從未見過,不知是什麼。雖然導遊早已通知各人不得拍攝,但仍有明知故犯的,當舉起相機準備按快門時,「實Q」即時從不知何處衝出,伸手擋往鏡頭。真不知街市有何原因不讓人拍照?二樓是乾貨部,有時裝店、藥房、化妝品、鞋店等。整座市場人流暢旺,熱鬧非常。

下一個參觀的地方是布里亞特共和國歷史博物館 –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Buryatia。到達館外,見有不少約為小五、六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參觀。館內展品豐富,由古代蒙古人族譜,生活日用品、文字、書籍,以至俄人在貝加爾湖一帶探險傳教的經過、教堂聖物、神父主教衣飾用具、貝加爾地區的開發史等。另一層則全層陳列藏傳佛教 (黄教或喇嘛教) 的器物和佛像,時代並不太古老,多為清末或以後之物,間有清初的瓷器、銅器等。展出不少唐卡,顯示佛經中的故事。比較罕見的是藏藥經典及藏式人體解剖圖和嬰兒在母體中生長的示意圖。可見藏藥系統是人類醫藥學的另一大寶庫,有待中俄合作作出有系統的開發。

中午,我們到了一家蒙古族的家庭吃傳統的午餐。女主人說流利英語,安排我們在她家的園內的蒙古包中吃飯,蒙古包不大,自然覺得有點擠。桌上有沙律和麵包,又給我們傳統的奶茶、45 度的小麥酒 ( 我當然不敢沾 ) 。主菜竟然是每人兩個牛肉灌湯小籠包,只比我們常吃的大一點兒,甜品是炸麵粉條。餐間有年青女士介紹蒙古族的服飾和樂器,亦有小女孩敲洋琴助興。

餐後的節目是穿上傳統的衣服拍照,各女士們都樂於把自已打扮成蒙古人。
小男孩努力來回奔跑,拾回參加射箭活動的團友射出的箭;小女孩在亭子教大家玩擲羊趾骨遊戲。韋韋與AA對此遊戲大感興趣,玩了不久,即已掌握其中的奧妙,說不定會將之帶回來推廣一下。女主人又介紹她的温室和菜園,因天氣太冷又乾,菜園要用纖維布網覆蓋以作保護。從蒙古家庭出來,上了車,Peter突然大叫:「哎吔,水果呢?」原來他花了230盧布買了水果(杏子) ,準備送給我們在車上吃,現在只好當作禮物了。

回到市區,在超市補充一點食品後,便準備到火車站,乘塔 5時 05分 往伊爾庫斯克的快車,離開烏蘭烏德。所謂快車,其實只是停站不讓乘客下車遊玩而已。此程需時8小時,至午夜1時才到伊市。由於不用過夜,大家都沒有打開行李,只是準備拍照和晚餐而已。途經貝加爾湖畔,各發燒友已準備好爭取最佳位置拍攝湖景和湖上日落。可惜鐵路旁植滿高大樹木,根本無法看到湖景,只是偶然有幾秒空隙,攝到靚景的便欣然自得,未攝到的只好歎氣,等候下一個機會。

深夜到達伊尔庫斯克,幸酒店距火車站不遠。進入房中,已近 2時了。

11 - 6月10日 星期三 伊尔庫斯克----貝加尓湖

今早近 2 時才入住伊尔庫斯克酒店 Irkutsk Hotel,但因日長夜短,未及 6時 經已陽光燦爛,加上習慣了早起,7時左右便往吃早餐。然後到酒店大門對正的安加拉河畔之林蔭大道散步。雖然陽光普照,但温度還是很低,約只有14度,但預測中午會上升至28度,日温差很大。

林蔭大道寬達 30米,沿河岸伸展,在馬路和河堤之間,兩旁種植高大的白樺樹,中央為緩跑徑。一路上見到不少人在晨運,多為緩跑,有不少是青少年和小孩,只是未見有人耍太極或練功夫。河岸有幾個人在釣魚,他們穿上長膠褲,站在河中提着魚桿去釣,不同我們在海邊垂釣、磯釣,因為河畔長滿水草,無法下鈎。麗娟走過去觀看,竟發現他們尚一無所獲。空中來回飛翔着三數隻海鷗,不斷來回穿梭翱翔,每飛一圈回來,都降落在同一地點。我靜靜地等候牠,拍攝牠的每個動作:低飛下降、拍翅下水、水上慢游、躍起倒插水中捕魚、再展翅飛昇等。最有趣者為水平如鏡,鳥兒的每個動作,均有一個水中鏡像,只是牠的動作極快,相機對焦及按快門的速度有時也趕不上。

由於遲睡,大家在早上10 時才集合出發,前住 66 公里外的貝加爾湖,觀看這個世界最深、淡水儲量佔全世界淡水1/5 的大湖。沿途所見的民居,多為木建平房,外有園子,種植各種花木。最特色仍是各房子的窗櫺,大多漆上藍白或綠白色,每所的紋飾和形制均不相同,顯示當地居民對美感生活的追求。


到了湖區,先參觀木建築民俗博物館 Museum of Wooden Architecture,內有78幢各地集中遷建的木建築,多為十七、八世紀之物,有教堂、學校、紡織作坊等,外牆均以原木柱建成。其中我對學校最感興趣。屋內只有一間課室,內有4張學生用的雙人書桌和椅子,前面有黑板、老師桌椅等,正中牆上懸掛着當時的沙皇阿歷山大二世的畫像。門旁有陳展櫃,陳列着當時學生的書籍、文具用品、作業簿、成績單及生活照片等物,很是珍貴。如此規模的學校,校長、教師、校工、保姆應為同一人或是一對夫婦。課室旁是生活區,有睡房及厨房等設備。

館內有數座木建教堂,其一極小,只能容數人進入,可知當時的居民人口甚少,生活環境也頗困難。前行可至湖濱,湖水清澈湛藍,遠近一片寧靜清幽,只因我們幾十人到達,增加了一點人氣。中央教堂附近有幾個小販,出售手工藝紀念品。我見有一木盒子放着二三十個舊胸章,問價竟是全部 10000 盧布,不作分件出售,只好作罷。另一小妹出售的石頭本頗合意,可是堅持 350 盧布不減,覺得太貴,亦沒有買。有一店子的櫃內陳列很優質的礦物標本,原來卻是非賣品,只出售項鏈之類飾物。

下一個參觀點是貝加爾湖博物館,這裏展示着此湖的科學數據,如面積、深度、容量,各種科研結果,水產標本和水質保持等方面。不過最吸引遊人的是幾個大水族箱,其內養有湖中各種稀有品種魚蝦、水族。那兩隻胖嘟嘟的淡水海豹的傻樣和矯捷的身手,成了遊人圍觀拍攝的寵兒。貝加爾湖是世上唯一適合這種淡水海豹生存的地方。

參觀需時,阻遲了遊湖的時間。我們上了遊覧船,湖上凉風襲襲,站了一會兒已感到涼意,但當然仍堅特取景拍攝此西伯利亞的明珠。湖水極清,可見到湖底的沙石。湖面藍綠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反映出潾潾金光。遙遠的對岸,隱隱地可見到高山和白色斑駁全年不化的積雪。近岸的山不高,長滿針葉樹和樺樹的混合林,最顯眼的是數個圓頂的建築物及山頂上的一座白色方塔連着一斜塔建築。這是一座重要的天文台之天文望遠鏡,因湖區沒有光害,空氣乾淨穩定,成為建造天文台的理想地點。


緣慳一面
註: 贝加尔湖虽是淡水湖,却也生长有硕大的北欧环斑海豹和髭海豹

貝加爾湖——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被稱為「西伯利亞的藍眼睛」。
年齡: 25-30百萬年
庫容量: 23600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湖泊總蓄水量的 1/5
匯水區域面積: 55700平方千米
位於俄羅斯境內的面積:33200平方千米
長度: 636千米
寬度: 27- 79.5千米
最大深度: 1680米 (俄潛艇潛入貝加爾湖底1680米深處 創世界記錄)
水面面積: 31 500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八位
入湖河流數: 336
出湖河流數: 1 ( 安加拉河)

貝加爾湖在眾多的俄羅斯自然景觀中第一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1996年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位於 布裡亞特 (Buryatiya) 共和國和伊爾庫次克 (Irkutsk) 州境內。湖型狹長彎曲,宛如一彎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稱。 面積 3.15萬 平方千米,平均深度 744米,湖面海拔 456米。貝加爾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穩定透明(透明度達 40.8m),為世界第二。

貝加爾湖容積巨大的秘密在於深度,該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1680米,兩側還有1000~2000米 的懸崖峭壁包圍著。湖面海拔456米。在貝加爾湖周圍,最大的河流注入湖中是色楞格河,而從湖中流出的則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僅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寬約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

湖上風景秀美、景觀奇特,湖內物種豐富,是一座集豐富自然資源於一身的寶庫。湖中的動植物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淡水湖裡的都多,其中1083種 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有品種。最令科學家感興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其中有很多西伯利亞其它淡水湖已絕跡的物種。該湖還是俄羅斯的主要漁場之一。貝加爾湖就其面積而言只居全球第九位,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據考其歷史已有 2500萬年)。

氣候比周圍地區溫和得多。1~2月平均氣溫 -19℃(-2°F),8月平均 11℃(52°F)。湖面1月結冰,5月解凍。表面水溫在8月約為 13℃(55°F),在湖水淺處達 20℃(68°F)。浪可高達 4.6公尺(15呎)。湖水清冽,水深 40公尺 (130呎) 處猶清晰可見,礦質和鹽分含量很少。湖畔有採礦 (雲母和大理石)、纖維加工、造紙、造船、捕魚和木材等工業。有許多礦泉,遊客常到戈裡亞欽斯克 (Goryachinsk) 和哈庫西 (Khakusy) 等地,因該地礦泉水有醫療性能。

1966年 在貝加爾湖南岸修建一座紙漿造紙廠,因其廢水污染湖水環境,引起蘇聯科學家和作家的強烈抗議。1971年 蘇聯政府通過並實施一項保護湖水不受污染的法令。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湖沼研究所和貝加爾療養院位於利斯特維揚卡 (Listvyanka) 鎮,伊爾庫次克州立大學流體生物研究站在大科蒂 (Bolshiye Koty)。貝加爾湖獨特的自然景觀以及它如畫的風景為發展從生態旅遊到極致旅遊提供了獨特的可能性。貝加爾湖沿岸分佈著130個旅遊基地和休養基地,客容量可達到12000人。

歷史變遷
最早生活在湖邊的居民是距今七千年前的肅慎族系先民,後人從他們留下的壁畫等物來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湖岸的薩甘扎巴懸崖壁上刻著海東青、天鵝、鹿、狩獵台、跳舞的薩滿巫師等圖畫,這些圖畫在1881年被發現。另外,在湖岸上,沿著路邊還建有許多石祭台。這些圖畫和祭台可能是早期居民的生活見證。

公元前6 ~前5世紀,突厥族庫雷坎人從東方遷移至貝加爾湖邊,他們在這裡遇到了土著居民埃文基人(中國稱鄂溫克人)。埃文基人以捕魚、採集野果和養鹿為生。在西漢時期,「貝加爾湖」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名曰「北海」,蘇武被單于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蘇武在北海邊艱難熬過19年,最後回到漢都長安。在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貝加爾湖」是在鮮卑的控制範圍之內,名亦曰「北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貝加爾湖」改稱為「於巳尼大水」;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被柔然控制,後又被突厥控制,名仍稱為「於巳尼大水」。

隋朝時期,「貝加爾湖」被東突厥控制,復改稱「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貝加爾湖」成為大唐帝國版圖的一部分,歸關內道骨利干屬,「貝加爾湖」也改稱為「小海」;後東突厥(史稱後突厥)復國,「貝加爾湖」復歸突厥,後又歸回鶻所轄,仍稱「小海」;宋朝,「貝加爾湖」被蒙古八剌(音la)忽部控制;13世紀,蒙古後裔布裡亞特人也來到貝加爾湖地區。無論是突厥人還是布裡亞特人都沒能改變埃文基人的生活方式。蒙元時期,「貝加爾湖」又劃入蒙古帝國版圖,屬「嶺北行省」;明朝時期,「貝加爾湖」被瓦剌不裡牙惕部控制。

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和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喀爾喀蒙古和準噶爾蒙古分別先後被清軍控制或征服。不過之前在清俄《尼布楚條約》中,屬於布裡亞特蒙古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被康熙皇帝最終承認而劃歸俄羅斯帝國,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期間劃分清俄中段邊界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簽訂後,標誌著中原王朝最終與貝加爾湖徹底隔離。 1908年6月30日,在湖西北方800公里處發生了通古斯大爆炸,部分影響了湖附近的森林。

1643年,葉尼塞哥薩克庫爾巴特•伊萬諾夫來到貝加爾湖地區時,布裡亞特人已經是貝加爾湖地區的「主人」了。庫爾巴特繪製了貝加爾湖及注入河流的平面圖,這是歷史上對貝加爾湖的第一次直觀描述。不久後,大司祭阿瓦庫姆在生活記錄中也描述了貝加爾湖,1655年,他在流放途中經過了貝加爾湖的一些地方。1729年,彼得大帝派德國人達•梅塞施米特考察西伯利亞,他對貝加爾湖進行了第一次科學考察。20世紀初,學者們繪製出了貝加爾湖的第一張全圖,並測量了湖深。1977年,蘇聯學者使用深水考察儀「派西斯」對貝加爾湖進行了考察,湖裡的許多秘密在考察儀的探照燈下「曝光」了。

名稱貝加爾湖的寓意,有三個各不相同的答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情景寫真地圖版》的解釋是「富饒的湖泊」;《彩圖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則這樣記敘:當地的布裡亞特人稱之為「貝加爾—達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勝錄》的文字卻是:「貝加爾」之名據說是大約1300年前住在這裡的庫裡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貝加爾湖一詞來源於古肅慎語(滿語)「貝海兒湖」,中國漢朝時候稱其為「北海」,英文「baykal」一詞為漢語音譯,俄語稱之為「baukaji」源出蒙古語,是由「saii」(富饒的)加「kyji」(湖泊)轉化而來,意為「富饒的湖泊」,因湖中盛產多種魚類而得名。根據布裡亞特人的傳說,貝加爾湖稱為「貝加爾達拉伊」意為「自然的海」。

貝加爾湖最早出現在書面記載中是在公元前110年前,中國漢代的一個官員在其札記中稱貝加爾湖為「北海」,這可能是貝加爾湖俄語名稱的起源。關於貝加爾湖名稱來源還有一種簡單解釋:土耳其族人稱貝加爾湖為「富裕之湖」,土耳其族語「富裕之湖」逐漸演化成俄語的「貝加爾湖」。我國漢代稱之為「柏海」,元代稱之為「菊海」,18世紀初的《異域錄》稱之為「柏海兒湖」,《大清一統志》稱為「白哈兒湖」。蒙古人稱之為「達賴諾爾」,意為「海一樣的湖」,早期沙俄殖民者亦稱之為「聖海」。

在冬季,湖水凍結至1米以上的深度,歷時 4-5個月。但是,湖內深處的溫度一直保持不變,約 3.5攝氏度。常年測量結果表明,貝加爾湖湖水的最大透明度達到 40.22米,這個數值在全世界僅略低於日本的一個湖泊而位居第二。透明度高的原因首先在於它深邃的湖盆。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因此,儘管湖面常會出現高度4米以上的風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體卻是一片寧靜。

大量的端足類動物使貝加爾湖具有「自體淨化」功能。他們能夠分解水藻,分解動物屍體,是維持湖水清澈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此外,貝加爾湖屬於貧營養湖,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含量低,藻類植物的密度也比較小。正是由於這些原因,貝加爾湖的湖水才顯得那麼晶瑩剔透。 科學家在對湖水取樣分析後認為,按照我國相關標準,貝加爾湖水屬於水質最好的一類水,只需濾去水中的浮游生物,就可以直接飲用。據說,貝加爾湖的淡水夠人類喝 100年。

我們在湖邊一餐廳午餐,少不了的自然是「全魚宴」。先上的是魚生沙律和魚湯,但是淡而無味,各人須大灑鹽花才可進食。主菜是魚卷伴飯,魚起掉脊骨,卷起,凸出頭尾,卷內釀有磨菇等物,外觀有趣,可惜味道一般而己。餐後步後數分鐘往小販區,所售的以魚干一類水產品為主,乾貨除石製吊飾外,最多的是中國行貨,購買的人也不多,因為不肯降價。

上車後,不久到達 Cherskiy Mountain,其實是一個冬季的滑雪場,現在是一個林地草場,有輕便吊車上山。山也不高,約200來公尺而已。吊車行約8分鐘便到頂站,站上除有一暸望台及一酒吧外,並無任何設施。我們向湖邊方向前行下坡,從樹林中穿過,到達一面向貝加尓湖的懸崖旁。這裏有一暸望處,其下有數塊巨石可供人攀爬取景。由於該處的下方正是剛才遊船河的碼頭,湖上景色,一望無際,吸引各人在不同位置上取景。最好的位置往往有多人輪候,像雯雯竟走到前方,讓別人成為「影后」,而被眾人高叫讓開。

 

12 - 6月11日 星期四 伊尔庫斯克 (Irkutsk ) -克拉斯諾亞尓斯克

早餐後,大家收拾行李上車。今天下午要離開伊尔庫斯克了,但上午仍在伊市作市內觀光。先到達一處廣場路口停下,導遊不斷講解這裏周圍的三座教堂的故事和要留意觀賞的地方而不下車,可能恐怕一讓我們下車,大家即時四散,便無法完成介紹的任務。這 3 座教堂分別是外觀古舊而外牆繪有基督頭像,側牆亦繪上大幅壁畫的救世主教堂,建成於1706年;馬路對面,新裝修完成,洋葱頭屋頂和十字架都金光閃耀的基督顯容教堂,建成於1723年。此二堂均為東正教堂,基督顯容教堂內繪滿壁畫和屋頂畫,所繪內容有不少基督生平故事,如在船上向岸邊的信眾宣講福音的事蹟,與其他教堂只繪聖母聖子,各種聖人立像有所不同。

同一十字路口的另一邊,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由黄色牆及大大小小深褐色尖屋頂組成的歌德式羅馬天主教堂,是由波蘭裔天主教徒所建。據說在1884年建堂時被告知,不能高於附近的東正教堂,到現在仍是如此。門前有一塊由俄文、英文、意大利文三種文字寫成的名牌,是此堂的特色。

沿馬路前行不遠,進入一闊大廣場,三邊建有蘇聯式宏大建築,應是各種政府機關,一邊有花崗岩巨碑,上有列寧銅像及共產黨號。在西伯利亞,共產黨可能仍未被所有人唾棄,或是這些被認為是歷史的一部份而保留下來。

正要轉回上車,卻見不少團友在廣場團團圍着觀看什麼,忙擠身進去。一看,原來是少年團隊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步操。少年男女各半,身穿制服,上衣白色,裙子和褲子則是黄色。最特別是女孩子頭上繫上左右兩朵巨型白花,很是奪目。起初步法較亂,要老師個別指導,後來漸見熟練,能列隊在廣場操來操去。有團友拍攝達到忘我境界,竟攢到隊中去,阻着他們操演,令人側目。

廣場旁另有老師帶着一班初中學生在寫生,以鉛筆勾畫教堂外觀。由於各少年均面目俊秀,畫工精巧,都成為大家拍攝的對象。其中一位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每當有人以鏡頭對着她,都會微笑揮手示意,嬌俏可人。俄羅斯美少女,真非浪得虛名!

另一參觀地點是建成於 1683 年的茲納曼斯基修道院。從正門進入是一座大花園,園中樹立着不少墓碑,有些已相當古舊,應是歷代修道者安息之所。其中有一座白石雕成的樹榦,主榦、樹枝及樹根都作被切斷狀。據說這位富人沒有兒子,只有女兒,深感終會無依無靠,便將財產捐贈給修道院,並豎立這碑。園門外及園中有數名壯年乞丐在向人乞討,這是幾天來所僅見的。

修道院前有一座大型建築物,外牆白色,被稱為西伯利亞的白宮。這裡原是前西伯利亞總督府,正門有6根哥林多式巨柱,甚有氣派。廣場中有沙皇阿歷山大三世的銅像,以紀念他下令興建這西伯利亞大鐵路。白宮對面有一座建於1894年的紅磚古典建築,現在成了自然博物館,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參觀。我只能匆忙地在小賣部買了一塊猛獁長毛象的象牙片,一邊是深褐色皮殼,切口露出象牙的紋理,另一邊是灰白的象牙質。這種長毛象是在西伯利亞出土的,以牠的牙作為西伯利亞旅行的紀念品,真是再適當不過了。

最後一個參觀點是十二月黨人革命紀念館。十九世紀中,十二月黨曾發動對沙皇的革命,但這些貴族優柔寡斷,屢誤戎機而最終被撲滅,黨人被流放至西伯利亞。由於他們多是貴族和知識份子,所以其居所亦甚有品味。即使是流放生涯,亦不改變生活習慣。正是他們將文明生活方式帶到西伯利亞,建立起如伊尔庫斯克等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

途經一所西伯利亞歐式木建築,以木材在屋的所有範圍作出極精緻的裝飾,與眾不同,特別是窗子貼近地面,冬天有保暖作用。

午餐後到火車站,乘坐 4時10分 開出的 009次「貝加尔號」特快列車前往下一站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預計明天上午9時左右到達。本列車全車藍色,內外新淨,房間內有空調,只可惜走廊通道的窗子不能拉開對外拍攝。停站時,大家下車購物,吃雪糕。我們買了煮雞蛋,不凍的可樂,加上水果、青瓜、蕃茄等,做沙律晚餐,與各團友分享「同車共濟」的樂趣。

 

13 - 6月12日 星期五 克拉斯諾亞尔斯克 Krasnoyarsk

在火車上醒來,窗外射進第一線陽光,忙取相機,拍了幾張初曉旭日,金紅的陽光映照着淺灰色長條的雲,給它們鑲上了明亮的金邊。可是不久,雲層漸厚,遮蓋了陽光,竟然下起微雨來。

吃過簡單的早餐,收拾好行李,準備下車。但火車慢了點,令我們呆候了一陣才到達克拉斯諾亞尔斯克,此名太長了,可簡稱之為克克市,而事實上,今天也算是黑黑了。進入克克市,最矚目的是流經市中心的葉尼塞河 Yenissey River。這是可通航的大河,我們先到河邊拍照,發現有一艘19世紀的輪船Strelka號,是用船側明輪槳葉推動的,當然現在已成為紀念物,供遊人觀賞而已。河中央竟然有一陣霧貼在水面上,把經過的船遮了一半,如同在半空的雲間航行一樣,十分有趣。但為什麼在河中段會有一陣霧而其上下游均沒有呢?大家都想不到答案。後來我們的車子經過跨河大橋,從橋下望,才想到答案:該處岸邊有一座工廠,這股霧氣可能是工廠將燙熱的廢水排放到河中而做成的「熱污染」所形成的。

由於時間所限,我們放棄了參觀市區中各教堂,而選擇前往全俄第二最大 ( 全球第五大) 的水力發電站----克拉斯諾亞尔斯克水力發電站。途中,我們沿着河邊的公路到達一處高地上的觀景台,這裏高於河面百多米,如同在天際鳥瞰葉尼塞河上下數十里風光。河的兩岸均為陡峭的急坡,長滿綠色樹木,河岸平直而無淺灘。天際翱翔着幾隻蒼鷹,張開翅膀隨着氣流上下盤旋,十分寫意。我們的心也隨着鷹在葉尼塞河點空飄盪。偶有船隻經過,就在藍綠色的河面劃上一度淺痕。

觀景台上豎立着一條銅做的鱘魚,約有4米長,正掙破魚網,游向天際。大家都在鱘魚像前拍照,可有想過:當人們視魚子醬為罐中黄金,桌上佳餚時,正是鱘魚被過度撈捕而瀕臨絕種之日。鱘魚本甚長壽,可達百年,但卻因其卵的美味而幾近滅絕,這就是人類不珍惜地球資源、不愛護生物的另一例証。希望藉此銅魚,提醒葉尼塞河一帶人民及世界各地以吃一口魚子醬作為身份象徵的人,放鱘魚一條生路。

車行40分鐘,即達水力發電站,果真氣勢雄偉,異常壯觀。這是蘇聯時期引以為傲的重大建設,至今仍提供西伯利亞一帶的電力。可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因今天是俄羅斯國慶日,是公眾假期,發電廠不開放,連帶船閘也無緣參觀,不免感到遺憾。只好在大壩前的河邊觀景處拍照留,其間見有不少地人趁着假期,到來遊玩。

資料
List of the largest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s of the world

Name

Country

Year   of completion

total capacity
( m/w)

max annual electricity
(TW hour)

Three Gorges

 China

2008/2011

18,300/
22,500

 80.8

Itaipu

Brazil/Paraguay

 1984/91/
2003

  14000

 94.7

Guri  (Simon Bolivar)

Venezuela

 1986

  10,200

 46

Tucurui

Brazil

 1984

   8,370

 21

Grand Coulee

United States

 1942/80

   6,809

 20

Sayano Shushenskaya
17/8/2009 stopped)

Russia

 1985/89

   6,400

 26.8

Krasnoyarskaya

Russia

 1972

  6,000

 20.4

Robert Bourassa

Canada

 1981

  5,616

 

Churchill Falls

Canada

 1971

  5,429

 35

Longtan Dam

China

 2009

  4,900
6,300 when
complete

 18.7

Bratskaya

Russia

 1967

  4,500

 22.6

Ust Ilimskaya

Russia

 1980-

  4,320

 21.7

Source: wikipedia.org/wiki/List_of_the_largest_hydoelectric_power_stations

回到市區午餐,有豬肉卷和玫瑰花般漂亮的椰菜卷,但卻不甚好吃。午飯後,我們前往有西伯利亞石林之稱的 Stolby National Park。該公園面積極大,遊畢要幾天時間。公園離市區不遠,由公路口步行至首個景區約6公里。前半段是柏油路,微斜,並不難走,後半段則是碎石子路。當時天朗氣清,偶有陽光從高大的白樺樹和紅松樹混合林的空隙照射進來。温度約20度左右,非常適合健行。路上見到不少俄人同行或反方向出來,他們雖然也有背着背囊和穿上行山鞋的,但更多的是脫至近乎半裸,不少女士只穿三點式比基尼。有些男士赤裸上身,竟有一位脫至只餘內褲而行。俄人怕熱如此,反觀我們,有穿大褸的,穿長袖外套的,都戴上防晒帽子,包得密密實實。

大家相遇時,互相打招呼,都在心想:「竟有如此打扮行山者!」足見彼此生活習慣及對氣候適應的不同,而出現這樣大的反差。

沿途滿目一片翠綠,路的兩旁有高大參天的樹木,高達20-30米,林木下為灌木林及野花。有如天上繁星點點的小白花,作爆炸狀的鮮黄色的蒲公英花,同時又有附着種子的白毛球,隨時準備乘風而去。橙色的、紫藍色的,五瓣的、十瓣的、不知名的野花和大葉植物,吸引着各人不斷的停下腳步,俯身拍攝,影響了前行進度,以致前後的人相距有1公里了。

步行 2小時後,離開碎石子路,向山上爬,進入一大片松林山坡之中。前行大半里,迎面是一大堆石塔,高度有80米,屬花崗岩侵蝕殘丘,岩面接近垂直,表面平滑,其中有不少縱向及橫向節理,受侵蝕後成為巨型岩塊,壘起成塔。中間形成大小不等的空間,可供人避風擋雨。不少本地健行者,帶備露營裝備,在巨石間生火煮食,露營後明天繼續行程。部份團友隨導遊往另一景區,大家爬到石上,争取好景緻,擺正甫士,攞景一番。

有些團友沒有上山,只在山下觀賞一會就回程了。回程亦需 2小時。 團友AA,她一個不留神在酒店梯間差點滑倒,相機跌在地上, 真是好事多磨。

我們住的酒店就在市中心河畔的和平廣場之前,因今天是俄羅斯的國慶日,廣場上萬頭攢動,樂聲高揚,正在舉行嘉年華會。人太多了,車子在外繞圈而不能進到酒店門前,最後竟要勞動警車開道才能內進; 團友們都說這次真威風了。

晚飯時,有首次在西伯利亞吃到的豬排,大家都很開心,更開心的是知道今晚 11 時半 會在廣場前的河畔放煙花。酒店內有部份房間對正廣場,廣場中的各種活動,一覽無遺。我的房間不向廣場,但團友告知五樓大廳可以看到, 所以我們在那裏拍到天末黑前廣場中人山人海的震撼場面。10時半,我們5人到廣場去感受一下熱鬧的氣氛。只見無數俄人,從小孩到青年男女,一家大小與老人家,都擠在一起,拿着白藍紅三色國旗搖來搖去,隨樂隊奏出的搖滚音樂起舞。人人手中拿着一瓶瓶啤酒,喝光了就往地上丟,弄得地上滿是玻璃碎片。也有人發酒瘋,當我們拍照時,借醉走到鏡頭前亂搞,嚇得女士們趕快避開。我的腳步不穩,她們亦為我担心。我們想到橋上去,但路已封閉,只好回到酒店去,在房間中準備欣賞煙花。

我們在 Mary 的房中觀賞,煙花就在我們眼前爆放。白色的、紅色的、綠色的;條狀的、球狀的、點點閃亮的、在空中飄盪的,都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雷動的歡呼聲中,壓迫着我們的視線和耳朵。感受着這情緒高漲的氣氛,我們都為俄羅斯的國慶日而高呼起來。今天晚上是此行的另一個高潮,不少團友都說只看此場煙花已值回一半的票價。可惜煙花演放的時間太晚了,部份團友已經休息,未能欣賞得到。

 

14 - 6月13日 星期六 克克----新西伯利亞

今天全日乘坐火車。吃過早餐後,便前往火車站,乘搭編號007「俄羅斯號」列車往下一站新西伯利亞。全程 761公里,行車需12小時,到晚上10時後才到站。由於車票編排的問題,有幾位團友不能在同一車廂之內,所以帶來些少不便,亦可見到鐵路售票部門不會為團體乘客設想,才會出現 4 位本地人在我們的車廂,而我們有 4 位團友則編往另一車廂的問題。

未上火車時, AA (團友) 在拍外景滑倒, 寶貝相機卻「乒」的一聲碰在地上, 打開相機,竟出現「資料盡毀」字樣,嚇得她幾乎哭了出來。後經使用同牌子相機的安仔建議,用盡各種方法嘗試,終於發現是記憶卡鬆脫而已,並沒有資料的損失,可說是虛驚一場。

列車內的生活較為沈悶,又因昨晚遲睡,所以開車不久,不少人已睡着,補回昨晚不足的睡眠。列車下午在克麥羅沃州的馬林斯克市停留25分鐘,大家都下到月台去散步及拍攝。月台上有幾位阿姆在販賣麵包等食物,我正想拍攝她們,但還未舉起相機,那位體重愈200磅的「惡死阿姆」已指着我破口大罵,作欲打人狀。我也不甘示弱,大聲回敬:「你又唔靚,有乜好影啊!」隨即馬上閃開,好漢不吃眼前虧嘛。後來才知此位阿姆極喜歡打人,阿黄亦因意圖影她,被她拿着玻璃瓶追打三條街。真是「惡人隨處有,此處特別勁」。
列車開動,帶我們速速離開這是非之地。

領隊 Peter 說,今天晚上到新西伯利亞約 10 時,有晚飯準備好。到了車站,出現一個重大問題,是搬運行李的工人與Peter和當地的導遊激烈的爭論,以致全部工作停頓。原來是他們規定搬運行李由車站月台到旅遊車前收費每件100盧布,大小同價,45件 共收 4500盧布,即150 美元,真是天下最貴的搬運行李費。我們到此旅遊,實在有助解決俄羅斯的就業問題。當時正下着雨,夾着寒風,温度約為8度。大家都不再管行李費多少錢了,忙着登上旅遊車坐下,躲過這陣寒濕的冷風。

吃過晚飯,住進火車站對面的新西伯利亞酒店。出奇地發現此酒店內有可供免費使用的無線網絡,便發了一個電郵,告訴家人一切安好。

 

15 - 6月14日 星期日 新西伯利亞 Novosibirsk

早上被刺眼的陽光弄醒,以為會有一個晴天讓我們好觀光。可是不久即轉陰暗,又下起雨來,氣温整天徘徊在10度-14度之間。不過冒雨觀光,我們已經習慣了。這酒店的早餐不錯,大家吃得很高興。此行所住的酒店都供應正統英式茶包,大多為錫蘭紅茶。英國包裝的茶包,有各種果子味的,蘋果、桃、葡萄味都有,獨缺港式奶茶。我雖用上三個茶包,仍未達港式奶茶的效果,因為所供應的奶是鮮奶,未經濃縮的緣故。

新西伯利亞火車站圍牆上的裝飾品,竟然是子彈頭。在蘇聯時期,新西伯利亞是最重要的軍火生產基地  

新西伯利亞市列寧廣場前的列寧像,列寧的衣角被風掀開來,是很少見的造。
 

早餐後,開始市容觀光。新西伯利亞市顧名思義是一新城市,原是興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時的一個築路工人及家眷的居住點,建城至今不過百年左右,現在發展成為全西伯利亞地區最大的城市,是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人口達 142萬。這城發展迅速和納粹德國入侵時,蘇俄將全國的重工業和經濟重心向西遷移有關。戰後的國策著重西部開發,亦是促成她成為全國第三大城市的原因。城市的規劃分為科研區和民居區,可惜我們時間不足,未能去參觀有15 間大學及43 間科研中心的大學城。

全國最大的河流鄂畢河 Ob上游經過新西伯利亞,可供航行。城中有不少鐵路和公路橋樑橫跨河面,交通便捷。我們在市區行車暢順,路面極寬,大路都是6線以上行車,支路也很寬敞,未見塞車。私家車中,俄產車約佔近一半,比我們經過的其他城市要多,其餘為豐田、日產、本田、起亞等日韓產品。

|
最先參觀的是亞歷山大納夫斯基教堂,是2003年新建落成的。金光閃閃的洋葱頭屋頂是不可少的,雖然當時下着微雨,但閃亮依然。禮堂內正進行彌撒,大批信徒在內崇拜,稍遲到達的,都在門外躹躬劃十字。教堂對正的馬路中央,有一座大戰紀念碑,其碑座是石砌的三面體,上有 1941-1945字樣和不同人物的雕塑,以紀念戰時犧牲的軍民。在市中心有一座芭蕾舞歌劇院,建成於1944年,是全俄最大的劇院,我們今晚會在此觀看芭蕾舞劇。

劇院正門向着的大廣場,稱為列寧廣場,場中有三組銅像,高達10米,中央是列寧握拳遠望的立像,左邊有三個持槍士兵,右邊是一對高舉棕樹枝的青年男女。不時有本地的青少年和遊人到廣場閒逛或拍照,看到我們都友善地打招呼,亦有和我們合照的。

24-SEP-Trio of partisans, pl. Lenina 07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火車站不遠處有遊船碼頭,我們在此乘船,在鄂畢河上遊河。西伯利亞地區的河流都向北流入北冰洋,主要有鄂畢河(3650英裏)、葉尼塞河(3487英裏)、勒拿河(4400英裏)和俄羅斯與中國的界河阿穆爾河(黑龍江,4350英裏)。

不知道是巧合或偶然,幾次乘遊覧船都下雨,這次還加上寒風凜冽。鄂畢河上風光,大家仍是努力地拍攝,以穿過雙橋之下的景觀最為吸引。可是回程時的風雨實在太大了,大家都躲到船艙裏。百無聊賴地,我和惠玉拍攝鏡像遊戲,後來竟發現天花板是反光如鏡的不鏽鋼,便用來拍倒像。安仔等更發現有哈哈鏡效果,於是一眾搞笑頑童便瘋狂地面向天花自拍,比賽誰的面孔扭曲得最利害。Peter只好搖頭嘆氣:「如此遊船河,真失敗。」

我們到達河濱,觀看跨河大鐵橋,但橋旁另有一段約百多米的橋身,獨自立在那裏,並不與前後連接,不知有何用,或只是一個紀念物。

上午的參觀重點是地質礦物博物館 - 館中近千平方米的展廳中密密麻麻地放着數十行玻璃櫃,通道兩旁亦放滿大大小小的礦物標本,精彩絕倫。各種顏色及不同形狀的晶體和礦物、岩石,我雖見過不少,但此處的標本之多樣化及規模,則是別處少見的。拍下百數十幅,有些效果不佳,但亦無法重拍了。有些礦物和岩石是西伯利亞僅有的,顯得更為珍貴。
有幾個陳展櫃特別吸引,其一是通古斯大爆炸的圖片和解釋,可惜全為俄文,不能閱讀。但有不少實物標本,如玻璃質的變質殞石之類。另一陳展櫃內放着天然金和天然銀等罕見之物。展品太多,未能一一介紹。側門旁有幾塊巨型殞石和西伯利亞石,亦頗可觀。

館中有小賣部,有礦物標本及製成飾物出售,團友們都忙着選購。我因對石頭稍有認識,竟成為顧問,解答一些如「這塊或那塊更靚?」的問題。因膝蓋還未完全復原,便索性坐在櫃前的地上,慢慢細看。最後選定了三塊,一塊是祖母綠晶體,一塊是雄黃與雌黄在石英上共生,一塊是紫藍色的西伯利亞石。團友們都選購了不少飾物和標本,大家滿載而歸,非常高興。

火車站旁有一極有趣的露天火車博物館,如要拍照,另付拍照費70盧布。館內有各種不同時代在西伯利亞鐵路上使用過的火車頭,由黑色紅星蒸汽車頭,不同種類的內燃機車頭,以及第一代電汽化車頭都有。同時展出的有不同種類的車卡,如十九世紀的古典客廂和戰時使用內有手術室的醫院車廂等,都很有趣,是我們從來未見過的。吸引各人爬上車頭上擺出各種動作拍照,竟然有人出來制止,但該人又不似是工作人員,真是莫明其妙。我們沒有理會他,繼續拍照,直到被 Peter 催促離場為止。

隨着參觀座落於民居中的樹皮博物館
據負責人介紹該館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所以白樺樹的樹皮作展覽品的博物館,展出的有樹皮畫、樹皮製作的器物、玩具、立體制作、人偶等,頗為別緻,令人耳目一新。

在午餐時,有 22 人訂購了在芭蕾舞歌劇院上演的芭蕾舞劇------柴可夫斯基的《睡公主》。下午6時半開場,我們準時到達了。這劇院甚大,裝飾金碧輝煌,內部為正圓形,中央垂着多層的巨型水晶吊燈。座位除大堂外,後座和包廂有4層,牆壁上有數十個仿希腊羅馬式的白色石雕像。舞台極大,紅色繡金線的絨幕前的管絃樂隊席都極有氣派,舞台頂正中央鑲着蘇聯鐮刀鐵鎚標誌的國。《睡公主》一劇是著名的劇目,由國家級的舞蹈員演出,舞姿妙曼優雅,共分四幕。每至中場休息,觀眾都忙著取景拍攝,以留紀念。

由於10 時才完場,晚飯亦隨着順延至完場之後。今天的節目排得密密的,明天將會繼續餘下的鐵路旅程,全天在火車上度過。

16 - 6月15日 星期一 往葉卡捷琳堡火車上

今天早餐很不錯,比以往幾間酒店都要好,食物品種繁多。有些團友把吃不下的打包,準備在火車上吃。9 時左右前往火車站,乘坐 10時23分 開往葉卡捷琳堡的火車,全程1525公里,需時20小時,要明天早上才到達。因此今天全天在火車上。

這班列車是編號 055「貝加尔號」,車廂極其新淨,是多天來最好的,房間內的床是沙發椅,可放下靠背作床。壁上有向上拉開的櫃,包着與沙發相同的絨布。桌子上有綠色和白色兩塊枱布,並放着瓷器茶壺一個,杯碟二套,令人感覺一新。洗手間更值一讚,竟然採用飛機上使用的真空吸氣馬桶,設有冷熱水喉,是上按式出水,不同其他要用力從下壓上才流出小許水量的水龍頭。更奇是竟有一樽空氣清新劑。餐卡就在我們第九卡的隔隣,吃飯也方便,不致如以往要長途跋涉,受俄國乘客干擾才達餐卡,餐費也不貴,200 盧布即有沙律、湯、主菜、茶及朱古力一粒。

開車後,天色放晴。窗外景色由前幾天千里一景的平原、樹林,變為林木較疏,白樺樹林偶然有一段枯死的,形成一些插天的枯枝,有些蒼涼的惑覺。農村漸多,民居也漸密。鐵路旁開始見到車路,但以泥路較多。不久進入一大草原,兩旁樹木疏落,景緻改變。四野一望無際,只見遠處的地平線與天際的白雲相連,全無人煙。資料顯示,這裏是巴拉賓草原,乃西伯利亞西部的主要農牧區,怎麼連農作物也看不到?可能西伯利亞真的太大了,再遷來數千萬人也不夠吧!

列車在巴拉賓斯克停車 15 分鐘,大家如常下車活動,購物,拍照。竟然惹來一個穿制服的人,約30來歲,他快步追趕每一個携帶相機的人。不論有沒有拍照,他都指着相機,做出一些不明的手勢,說一些我們不明的話。如果不准攝影,那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明知沒拍攝的人也來說同樣話呢?當表示不明白的樣子後,他又去追另一個團友,重覆同樣動作。可憐的他,我們有二、三十人在月台上帶着相機,有些還在天橋頂呢!

事後AA經反覆思考,猜想此人的目的是想我們打開相機,看看拍了什麼,有不合意的就要删除。若真如此,為何又不執行呢?Peter說此地仍保持前蘇聯 “feel”,可能真是!到此地旅遊的人太少了。其實這小車站又有什麼不可拍攝的東西呢?

鐵路上,迎面來的列車很多,有時幾分鐘就來一列,兩個車頭或三個車頭都有,拖着數十個車卡,密封的貨卡標着載重22T至46T都有,開放的車卡上可見有礦石、木材、拖拉機、起重吊機、汽車、汽油罐等。客車仍是不多,上面寫着起站和終站的牌子上,以莫斯科為始發站的客車比前幾天多起來。這大鐵路由百多年前開始建設,到現時仍在不斷加建支線,改善設備。由海參崴到莫斯科全線經已電氣化。但只有很少列車為各卡均為電動如港鐵的列車一般,偶然見到的大多都只有三、四卡,相信只是在城市中行走,跨州越省的列車都只是由電氣化車頭帶動而已,無論客列或貨列都是如此。

直到深夜,天色仍是光亮,但大家已沒有像前幾天對着窗前狂拍的興趣,都在隆隆車聲中進入夢鄉了。

 

 

免責聲明 | 個人資料 | 香港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 Copyright 2004, HKCSSST